按照《中共雅安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度法治建设情况报告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公开如下。
一、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在深学细悟中筑牢法治根基。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历次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主动纳入局党组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要学习内容,局党组带头学、系统联动学、带着问题学,确保在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等方面坚决做到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多悟一分。积极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民政系统干部职工教育、党组织“三会一课”、会前学法等日常学习制度,采取“集中+自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带动党员领导干部熟悉和掌握民政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在全市民政系统掀起学法守法用法之风。组织市本级民政干部职工400余人,通过四川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平台参加市依法治市办等部门开展的学法考法活动,切实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工作实践全过程。
(二)在踔厉奋发中凝聚法治力量。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民政系统法治建设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推动全市民政工作,始终确保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民政领域落地落实。局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全局学法、普法、执法等工作亲手抓、亲自推,主持召开局党组会议、专题会议10余次对法治政府建设有关工作进行谋划部署,带头健全主要领导抓全局、分管领导抓领域、相关科室(单位)抓条块的民政系统法治建设工作机制,切实将法治政府建设与民政业务工作同安排、同推进、同落实。
(三)在忠实践行中促进事业发展。持续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修订完善《雅安市民政局党组(扩大)会议制度》《直属事业单位管理办法》等制度7个,严格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聘请1名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对相关重大经济决策、经济业务等提供法律意见,2024年出具法律意见20余份。指导督促全市各民政服务机构严格落实议事决策制度,推动25家服务机构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等200余个。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推动全市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着力为民政服务对象提供更加公平、公正、依法有据的民政服务,严格依法依规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全面兜牢民生底线,形成《“五个为民”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文章被民政部采用全国刊发,示范带动全市民政系统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扎实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组织全市各民政部门通过本地主流媒体、自媒体等平台,多渠道多形式对新修改的慈善法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宣传,推动慈善法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农村,慈善“六进”活动,全市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册3900本,宣传单0.98万张,通过北纬网、雅安日报、雅安市融媒体中心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9篇,通过省民政厅、市人民政府、市民政局等官方平台宣传11篇。举办“雅慈暖心·‘雨’你同行”—“9·5”中华慈善日“益起来赶集”活动暨省级慈善社区试点工作启动仪式,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等普法宣传、慈善项目发布、公益集市等多个环节,现场吸引近千名群众参与活动。联合市检察院开展养老机构红盾护老安全共建专项行动,深入养老机构举办法治讲座,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发放宣传手册,提升老人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累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7场,发放宣传资料2600余份。
(二)持续强化人才队伍提能培训。举办全市2024年儿童主任示范培训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业务培训班,重点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收养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各县(区)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村(社区)儿童主任60余人参加培训。督促各县(区)全覆盖开展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培训,从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与实践运用、收养政策解读、儿童类政策保障与运用等方面开展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工作人员法律意识。承办由省慈善事业促进中心主办的“薪火向善—强基计划”慈善人才队伍建设专题培训班,围绕慈善法律法规政策、县域慈善、社区慈善等内容邀请慈善领域专家学者进行授课,雅安、乐山、攀枝花、甘孜、凉山5个市(州)民政部门慈善业务骨干、慈善组织从业人员等150人参加培训。
(三)严格执行行政决策程序。在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决策程序,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扎实做好我市高龄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和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标准等8项民生保障指标调标工作,其中6项指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今年来,累计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发放各类资金超28949万元,有力保障困难群众超57.05万余人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回复17件。督促市第四人民医院加强制度建设,出台《合同管理办法(2024年版)》《合法性审核工作制度(2024年版)》《法律顾问制度》,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规范开展合法性审查,形成法治医院建设工作长效机制。
(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强化社会组织监督管理,市本级完成社会组织年度检查178件,完成对4家全市性社会组织撤销登记处罚,全市组织185家行业协会商会开展乱收费自查自纠并抽查检查45家行业协会商会,其中市本级7个,纠正行业协会商会会费问题数1个,市本级实地抽查检查各类社会组织53家。
(五)开展收费清理规范行动。联合市委社工部、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行业协会商会综合监管开展行业协会商会重点领域收费清理规范专项行动的通知》,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全市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针对年度收费项目进行自查自纠,加大收费信息公开力度,主动减免、降低收费帮助企业减负纾困。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组织185家行业协会商会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并对收费信息进行公示,抽查检查45家行业协会商会,全市17个行业协会商会通过主动减免和降低收费减轻企业负担约106.55万元,惠及企业270个;通过为行业争取帮扶政策减轻企业负担220万元。
(六)规范推进行政审批工作。依法开展登记审批工作,市本级办理社会组织成立登记6件,变更登记50件,注销登记11件,章程修改核准2件。现有市级社会组织208家,其中社会团体141家,民办非企业单位67家。加强窗口工作人员管理和培训,增强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窗口工作人员耐心解答群众问题,切实减少办事群众跑动次数、提升办事群众的满意度。扎实做好“双公示”和“互联网+监管”等工作,推动社会组织信息、养老机构信息等5项政务数据共享,配合推进政务数据有序整合,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政务服务水平提升。
三、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推进执法队伍建设力度需加强。目前全市民政系统执法机构和人员力量建设与新形势、新情况下的实际工作需求尚有差距,执法人员结构配置不全面,法律方面的专业人员还有所欠缺,执法人员专业知识有待提升。
(二)普法形式需要进一步丰富扩展。普法宣传形式以单向传播为主,缺乏针对性、互动性、有效性,缺乏吸引群众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方式方法,普法质效有待深化,需进一步加大民政领域法律法规科普宣传。
四、2025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持续强化法治思想理论武装。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提升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水平,持续加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更加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不断提高民政法治建设水平,为民政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
(二)持续锻造过硬民政法治队伍。着重抓好民政系统内法治培训,强化法治建设业务人员能力培训,努力提高行政执法文书的制作运用能力,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加强行政执法队伍管理,保障执法质量。
(三)深入推进法治民政规范建设。全面落实民政领域各项法律法规等政策制度,始终将法治政府建设同民政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扎实履职尽责,不断提升民政系统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四)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登记备案。推动乡镇(街道)建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等枢纽型、平台型社会组织,大力发展功能服务型、兴趣爱好志愿服务型社区社会组织。
(五)积极拓展创新系统法治宣传。结合上级要求,积极拓宽宣传阵地,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多渠道、多窗口、多节点、“互联网+”普法,进一步扩大学习宣传覆盖面,充分展示法治民政建设的特色亮点和经验。